坐月最好坐幾日

坐月最好坐幾日 ?傳統認為是一個月,即30日的時間。實際上,坐月精確的時間應該是長達42天。因為,產婦的子宮體的回縮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到接近非孕期子宮的大小,產後腹壁緊張度的恢復也需要6-8周時間。 如果在此期間護理不當,就容易患上子宮下垂等疾病。


坐月最好坐幾日

答案係42日

子宮恢復的過程到底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生完寶寶了,准媽媽好像可以喘口氣了,但是除去把精力放在寶寶身上,准媽媽的產後恢復也是很重要的,在月子期間,准媽媽要注意子宮恢復情況,也別忘記滿月後要複診。而月子期間常喝湯水,則要注意正確的飲用方式,避免惡露一直不斷,影響子宮恢復。

坐月最好坐幾日

【第1周】

  1. 陣痛從第3天開始得到緩解。
  2. 惡露量在分娩當天和第2天較多,然後逐漸減少,1周後與平時的月經量差不多。
  3. 分娩後第1天開始分泌乳汁。
  4. 分娩1周過後,子宮縮小。

【第2周】

  1. 惡露的顏色由褐色變成黃色,量也逐漸減少。
  2. 母乳分泌更加順暢。
  3. 子宮繼續縮小,恢復到分娩前的狀態。

【第3周】

  1. 黃色的惡露幾乎消失。
  2. 分娩時的傷口基本痊癒。

【第4周】

  1. 惡露消失,分泌出和妊娠前相同的白色分泌物。
  2. 恥骨恢復正常,陰道恢復正常,會陰部消腫。
  3. 腹部變得較為緊繃。
  4. 妊娠紋的顏色變淺。

【第5周】

  1. 子宮完全恢復。
  2. 擺脫產後抑鬱症。

【第6周】

  1. 腹部下垂不明顯,身材恢復原狀。
  2. 身體大多已調整至原來的狀態。


預防內臟下垂

懷孕期間子宮增大,內臟位置的改變,如果產後不注意休息的話,就會令內臟保持下垂的狀態,引起體型改變,身體功能下降等遺憾。準備兩三條寬度約為30—40厘米,長度可繞腹部12圈半的白紗布。產後要緊綁腹帶,防止內臟下垂。內臟下垂將導致婦女病,以及小腹突出,體形難看。產科醫生指出為了孕育新生命,媽媽的腹肌被拉長、腹部皮膚被撐開、盆骨也會變寬。寶寶生下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有的媽媽在月子對腹部不加控制,放任自流。還極易留下惱人的大肚子。母乳餵養固然對我們身體恢復有利,但僅僅靠母乳餵養是不夠的。

所以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很有必要塑縛的。產後最少1~2個星期要進行骨盆收緊。6個月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對於產後的新媽媽來說,產後塑縛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得使用專業的。抓住產後6個月黃金期,可以事半功倍哦。

月子做得好,女人就會涅盤重生,甚至連一些過去的小病小痛也會一筆勾銷。如何坐月子才是科學而舒適的呢?不洗澡不洗頭真的可行嗎?


運動協助恢復

想要恢復的又快又好,還需要媽媽做好以下功課

招數一:及時排尿

產後,醫生常常會囑咐媽媽要儘早排尿,一般在產後4小時小便。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於臥床姿勢排尿等原因,都容易發生尿瀦留,使膀胱脹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後出血或膀胱炎。

招數二:產褥期別「賴床」

老人都講究分娩後要臥床,怕受涼。不過,產後6~8小時,媽媽在疲勞消除後最好別「賴床」,第二天儘量下床活動,這樣有利於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

招數三:哺乳刺激

刺激乳頭也能幫助子宮收縮。因此,不妨在產後讓寶寶儘早吃母乳,只要寶寶一吸吮,子宮就會收縮,寶寶頻繁地吸吮、頻繁地產生這種反射刺激,會使子宮的恢復加快。沒有餵奶的媽媽,也可以採取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頭。

招數四:別當髒媽媽

分娩後沐浴,對媽媽來說有益無害。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陰傷口及周圍的細菌不易停留,還能促進外陰傷口血液循環,有利於傷口癒合。如果是剖宮產,而且採取的是皮膚橫切口、皮下縫合的方法,那麼沐浴時水是絕對不會進入傷口的。只要在傷口表面敷一塊紗布,不讓水直接衝擊傷口即可。當然,傷口畢竟是很嬌嫩的,所以沐浴完畢後,傷口應該重新換藥,切勿用濕毛巾在傷口上來回擦。

招數五:按摩

在產後初期經常按摩子宮底,讓子宮肌肉受刺激收縮,也是刺激恢復的方式。


飲食要注意

產後1到2周的主要目標是清惡露,因此產婦絕對不能大補特補。而在乳腺未通的情況下,也不能大喝下奶的湯水。所以產後1到2周的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麻油豬肝、紅糖、豬肝和紅棗銀耳湯,能夠幫助子宮排出惡露;可以喝一點蛋湯、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還可以吃些清淡的葷食,如肉片、肉末。瘦牛肉、雞肉、魚等,配上時鮮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營養均衡。適量的橙子、柚子、獼猴桃等水果也有開胃的作用。本階段的重點是開胃而不是滋補,胃口好,才會食之有味,吸收也好。第2周則以麻油豬腰、花生燉豬腳、魚湯等活化血液循環,預防腰酸背痛。另外,每天補充2000-2500毫升水分。

等到產後第4周左右,惡露幾乎排除乾淨,產婦就可以進入進補期,做菜時適當加米酒,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恢復體力。


居住環境要注意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祛除穢濁之氣,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若血熱證者,衣服不宜過暖。


Like Beauty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