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 注意事項

懷孕初期 女人大挑戰

對女人來說, 懷孕初期 ,身心都會產生極大轉變;尤其懷第一胎的孕媽咪,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腹中孕育著新生命,且因「新手上路」,心中總有許多忐忑與疑惑,身體一有風吹草動就擔心影響寶寶;前三個月未進入穩定期,心情上最是煎熬。想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產檢?如何緩解孕吐不適?安胎可以吃什麼?小編會從身體症狀、檢查、飲食、生活護理等各方面向孕媽咪解惑,陪妳面對懷孕初期的種種挑戰。

如何判斷懷孕

通常判斷是否懷孕最快的方法是用驗孕棒;驗孕棒的原理是檢查尿液中是否含有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urinebeta-hCG),若測量結果為陽性反應即確定懷孕。市售驗孕棒靈敏度約在50mIU/ml以上,台大醫院產科主任徐明洸表示,若是月經週期規律的女性,在預定經期過後2、3天測量,即可測出是否懷孕,不過一般人通常會在經期延遲一個禮拜後檢測。

懷孕的正常徵狀

1.味覺出現變化
懷孕大約滿5到6週時,孕婦會開始出現味覺、飲食習慣改變等症狀,譬如沒有食慾、偏好單一食物、對原本愛吃的食物不感興趣,少數人的喉嚨甚至會有異物感。

2.噁心嘔吐
有些孕婦6至7週開始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不過大多在懷孕14週後會改善。徐明洸主任指出,不到百分之一的孕婦症狀較嚴重,會因孕吐過度導致食道黏膜受損而吐血,因持續處於飢餓狀態、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此時可以點滴注射補充維他命B6及其他營養成分,一方面協助止吐,另方面也維持體內水分及電解質的穩定。

3.脹氣
懷孕初期受黃體素影響,會使腸胃的平滑肌鬆弛,容易讓酸性的胃內容物逆流至食管下方,再加上胃排空的時間延長,當食物滯留腸道的時間延長,在細菌作用下發生腐敗與發酵,此時就會產生大量氣體,讓孕媽咪產生脹氣。

4.頭暈
少部分孕婦初期會頭暈,可能是水份不足造成低血壓。須注意久坐後再站立時動作要慢,如果發生頭暈的症狀可以就地蹲下緩解。另外,也有孕媽咪會頭痛,不過多屬心情緊張導致的神經性頭痛。

5.嗜睡
懷孕初期因荷爾蒙變化影響黃體素分泌,肌肉鬆弛無力、疲倦感大增,孕婦會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大約在懷孕第3、4個月,荷爾蒙穩定後,嗜睡情況才會改善。

6.陰道少量出血
陰道少量出血,也有人稱為「假性月經」。胚胎在受孕後,會在一周後由輸卵管進到子宮腔著床,約莫再過一週後胚胎開始與母體血液循環系統連通時,陰道會有些微的點狀出血,屬於著床期出血。此種出血多半發生在受孕兩週以後,通常是在孕媽咪原本預定該來而未來的月經週期時出現。

胎兒超音波‧五大符號意義

1.CRL
頭頂到尾椎長度,14週前測量,檢測身體長度有無符合週數。

2.BPD
頭部側徑與頭圍,14週後測量,檢驗頭部發育有無符合週數。

3.AC
腹圍,可推估營養狀態,營養充足的寶寶肝臟較大,腹圍自然較寬。

4.FL
大腿長度,在中間値前後皆正常,也就是大一週或小一週皆在正常範圍內,比兩週大或小就是有異狀。

5.臍動脈S/D
用都普勒儀來測量臍動脈血流波型,可以計算臍動脈血流阻力,進而推估胎盤功能好壞。血流阻力愈低,表示胎盤愈軟,代表有愈多血管面積可以與母體交換氧氣;氧氣與養份交換功能愈好代表胎盤功能愈好。

孕吐怎麼吃

懷孕初期 會對氣味特別敏感,有孕吐體質的孕媽咪家中應儘量保持通風,別讓廚房積存炒菜的油煙味或生肉、生魚的味道,泡菜、臭豆腐等氣味濃烈的食物也最好避免食用;此外,熱食容易產生噁心感,食物接近室溫較佳。針對孕吐症狀,徐明洸主任建議,平日應少量多餐,讓胃保持在不飽不餓的狀態,可食用餅乾、米果做為餐間點心;用餐時「乾濕分離」,乾食與喝水應分開進行。臺安醫院健康發展部營養師劉怡里則補充,水喝太快、太多,讓胃有明顯的飽脹感也容易吐,建議間隔20分鐘喝一小口水,也可以用吸管控制飲用的量,不要一次灌一杯。另外,可選擇固體、乾性食物,如此即便孕吐,嘔出的食物也較少,不致影響營養攝取。若要止吐,可取生薑切片含入口中,或食用烏梅汁、酸梅等酸性食物。孕吐完可吃幾片蘇打餅乾、香蕉、蘋果,讓胃有東西消化,如要消除口腔異味可以漱口。

食慾不振怎麼辦

早期物資不充裕,大部份人家都是粗茶淡飯打發一餐,一旦懷孕便會大補特補,但現代人多數營養過剩,因此孕媽咪在初期除了補充優質蛋白質,無須增加其他多餘熱量。劉怡里營養師指出,初期體重減輕的幅度在5%內皆屬正常範圍,準媽媽毋須擔憂。若想促進食慾,除了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營造良好的用餐氣氛也是一個方法,譬如使用不同圖樣的餐具、播放音樂等。另外,可用檸檬、醋讓肉類呈現酸甜感,或以九層塔、洋蔥、香菇等味道較重的蔬菜提升食物的風味。

進補養胎知多少

劉怡里營養師表示,懷孕初期無須過度進補,因為胚胎重量僅約20公克,多餘的熱量只會讓媽咪變得更有「份量」,無助胎兒成長。飲食原則應「重質不重量」,三餐中有一餐以全穀根莖類膳食纖維為主,譬如吃燕麥、紫米或是一碗飯白米糙米各半。長年茹全素的孕媽咪,要注意是否缺乏維生素B12,可以補充如酵母粉、紫菜、海帶等添加維生素B12的綜合穀類,避免吃素雞、素鴨等加工品,改以黃豆、豆漿、豆干、黑豆、毛豆為植物性蛋白質攝取來源。此外,每日須攝取600微克葉酸,除了補充劑外,也可以吃綠花椰菜、菠菜、蘆筍等富含葉酸的深綠色蔬菜。鈣質的部份,每天可喝兩杯低脂奶,或吃高鈣食物如芥藍、川七、小白菜、小魚乾。初期缺鋅會有倦怠感,可從海鮮、堅果等食物攝取。有些婆婆媽媽會自行抓中藥燉補品,劉怡里營養師提醒,補湯最好不要加味精,選擇持有執照的中醫師把關的中藥行相對安全。

體重過重的孕媽咪,只要注意攝取適量的蛋白質、葉酸、鐵、鈣即可。至於體重過輕的孕媽咪,每日須多補充約1.5份(即三湯匙)的肉,也可以2/3份市售的盒裝豆腐或半尾魚來取代。

預防傷身應避免…

徐明洸醫師指出,孕期不建議泡澡、泡溫泉,除了血管擴張會導致腦部缺血,長時間高溫也會傷害胎兒神經發育。且懷孕會讓下腹血液循環豐沛,若加上大量的血液循環流往四肢,恐怕會使孕婦腦部血流不足而暈倒。此外,平日應避免站在浴缸中沐浴,降低滑倒風險。

身體清潔要注意…

初期分泌物較多,一天可沖澡2至3次,在家待孕的孕媽咪上完廁所可沖洗外陰部,讓分泌物不致停留太久造成搔癢,不過切忌以消毒藥劑沖洗陰道內部,只能做外部清潔。另外,孕婦在冬天易有皮疹困擾,乳頭也容易乾燥發癢,可適當塗抹乳液潤澤。

Text : Like Beauty Editorial
Photo: Like Beauty Editorial

Source:Mababy

1/1/2021

想 了 解 我 們 更 多 的 服 務 , 請 瀏 覽 For MotherFor Father For Baby

發佈留言